采访对象:杨洋,现为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酒店管理教研室教师,2021年河南省教学标兵、省级教学技能大赛经管科一等奖获得者。
采访组:新闻中心成员(冯梦赟 宋成然 徐玉娟)
采访日期:2021年10月29日
采访地点:一号教学楼大厅
基础扎实,教书不忘育人,学生德智齐进,桃李芬芳可期。学术探究已成为一种习惯,她用汗水当甘露,滋润更多花开;教育创新已成为一种常态,她用脊梁作人梯,培育无数英才。付出就有回报,全力以赴不留遗憾,最终夺得桂冠--省级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今天,让我们走进杨洋老师的夺冠之路。
采访组:十分感谢杨洋老师百忙之中能接受我们的采访,比赛已经结束了,现在回想起来您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杨洋:可以说是感慨万千。这半年一直在备赛,全力以赴,认真准备,比如确定选题、熬夜准备资料、组织语言、反复磨课,过程虽然辛苦但最后收获颇丰。
采访组:听您说起准备过程我们都能感受到您当时的辛苦,您是第一次参加教学技能比赛吗?这次比赛给您带来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杨洋:是的,第一次参赛就能获得这样的奖项,我也感觉十分的荣幸。我这次比赛最大的体验应该是从中收获了许多。由于备赛的需要,我参加了一些全国高校教师的讲座,在讲座中我受益匪浅。同时在赛前我也吸取了较多过往获奖选手的一些经验,这些经验对我取得这次比赛的奖项是至关重要的。
采访组:那为了这次比赛,您做了哪些准备?有什么难忘的故事吗?
杨洋:难忘的经历太多了,这半年下来,我基本神经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初赛比完之后才松了一口气。初赛的结果公布之后我就开始着手构思新一轮的选题,吃饭的时候也在想,睡觉的时候也在想,有的时候甚至做梦都在想。选题选好了就开始在思考着要怎么组织语言,如何用最优美的话语表达出来。所以最后在比赛的时候,我想我的语言也给我加了很多的分数。
采访组:可以看得出来,您的准备工作是十分充足的,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您也提到了当时您的精神是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那您是怎么调整心态的,如何克服心理上的压力的呢?
杨洋:在整个备赛的过程中,院领导对我予以热情指导和鼓励,教研室张教授多次对我的讲稿推敲打磨,徐老师在ppt制作上给予我具体帮助,刘老师则在选题上提出好的建议,其他同志们更是不厌其烦帮我模拟说课的环境,让我反复演练。他们的帮助使我放松了许多,虽然之前精神处于高度紧绷的状态,但周六比赛当天我的心态已经平和了。我认为只要把自己最好的状态拿出来,全力以赴,就不会留遗憾。
采访组: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最终的结果也让我们看到您的付出确实得到了回报。老师在这次大赛中表现如此出色,有什么教学经验可以和大家分享吗?
杨洋:首先,我非常感谢我们院领导和教研室的同事们给我建言献策,此次获奖离不开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其次,选题是重中之重。选题一定要是大家熟悉、感兴趣的,同时还要能引起大家共鸣。如果选题比较复杂,大家听不懂,那么这个选题就会失去吸引力。总的来说,选题的把控很重要。再者就是,比赛的过程中要随机应变。比赛时间是六月,空调的冷风已经快压制不住空气中弥漫的躁动的气息。评委们的状态也是相对不佳的,我就努力用一些小技巧去增强大家的参与感,让大家沉浸在我的小课堂。
徐玉娟:您看起来很年轻也十分优秀,我也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您对像我一样怀揣着这个梦想的学生们有没有什么建议呢?
杨洋:付出一定是有回报的。从学习方面来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有付出一定会有回报,学习的这种回报是最公平的一种回报。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只要你付出了,你终会得到你想要的结果。
采访组:每付出一份艰辛,就会有收获。收获是头上的汗水,是一条坎坷的路。我们只有不断努力,才能收获。比赛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参加完此次比赛之后您觉得会对您日后的教学方式产生影响吗?
杨洋:比赛跟平常讲课肯定是不完全一样的,因为比赛类似于一种表演的性质,平时上课可以看作是经验的一种积累。通过这次比赛,我从中习得如何才能把这个课程完整又轻松的呈现给大家,我学习到的这些技巧,也都会实践在自身教学上。
采访组:对于下届要参赛的老师,您有什么想和她们分享的呢?
杨洋:我对我们教研室的老师比较了解,他们的教学水平都很高,在我之前已经有两个教学标兵了,我是通过学习才能取得这次的好成绩,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他们才是我的前辈。想跟他们说的就是,积极准备,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我相信以他们的实力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采访组:“执着于理想,纯粹于当下。”这句话是对杨洋老师最真实的写照,通过今天的采访我们也感受到了杨洋老师那份砥砺前行、勇往直前的心。再一次祝贺杨洋老师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很荣幸邀请到杨洋老师参加我们的采访,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