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我们工作和学习中每每有许多感人的事情,仅仅用消息不足以展示其全部意义和价值,有的则不适宜用消息这种文体。我们尝试着用新闻故事的方式,将我们旅游管理系老师和同学中的那些充满着正能量的事件或者瞬间予以报道,故取名“旅途故事”。“旅途故事”连续编发,每篇文章则相对独立。习近平总书记说要讲好中国故事,我们则从讲好旅游管理系的故事一点一点做起。
旅途故事之一:校史讲解工作侧记
撰稿 马海燕
我一直在想,怎么开始讲这件事,在众多为学校六十年校庆殚精竭虑的同志们之中,吴莹、澹丰霞、徐茜三位老师也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甚至很多人不知道她们在做什么。只是,对于本应与她们并肩战斗却无奈旁观了全过程的我来说,就是这个静静的过程,却总有一种坚定的力量在深深感动着我,从始至终。虽然校庆系列活动已经结束了,但总有一种冲动萦绕心间,迫使着我一定要把心中想说的话写出来。
接到校史讲解任务的时候是在暑假前,除了十几个学生,还有我们系的吴莹、澹丰霞和徐茜三位老师。最初与三位老师电话沟通的时候,我告诉她们这是一项很重的任务,会很辛苦,可能没有任何报酬,是义务。结果无论是正休产假的澹老师,一向洒脱向往自由的吴老师,还是温和沉静的徐老师,不约而同都只说了两句话:这是一项光荣的任务,我一定尽最大努力;我会不会干不好影响了学校的工作?放下电话,就有一种骄傲从心底倏地一下蔓延开来:这就是我们的老师啊!
除了暑假前的培训,真正忙起来是从8月28日开始的。那天,工会孟顺英副主席告诉我学校校史初稿出来了,参与校史馆讲解的老师和同学们可以借此先熟悉学校历史和校史馆布展内容。凝结了太多人辛苦和智慧的校史初稿庄严而厚重,承载着学校六十年历史的文字如浩瀚的海洋,短短几天想熟悉都太难,再从中捋出一条有助于讲解的红线,摘出重点亮点串在线上,最后形成讲解稿,将更是一个异常艰辛的事情。满载着任务和若干压缩文件的邮件发送后,三位老师的回复都是干脆的“好!”
埋头校史资料8天后,9月5日,终于拿到了校史馆布展效果图,讲稿串写才有了重要依据,三位老师迅速投入到讲稿的第一次大修中。
9月7日,校领导安排几位老师第一次进入尚在热火朝天施工中的校史馆熟悉布局,并进行第二次集体通稿,到接下来的5天里,三位老师如长在电脑前一样,一边是脑海里的反复推敲,一边是屏幕上的修修改改,从天亮到天黑,从深夜到黎明……
9月13日,是更紧张的开始,再次通稿,再次修改润色,考察场地,设计路线,同时还要购置扩音器、选定服装、培训学生……这么多迫在眉睫的事情接踵而来,想想都觉得头大的事情,三位老师不知道从哪里借来了“洪荒之力”,把这些事一条条全部拎清楚落实到位。每天通过微信与她们联系,看着她们沉着处理任务,爽快沟通意见,果断选择方案,我也更确定我们学校六十年传承下来的最重要的就是这种已经深植于我们内心的对学校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9月14日开始坐班,这是繁忙之外的另一重考验,从早上7点多到晚上7点多,每天将近十二个小时都要泡在校史馆,反复彩排,反复斟酌,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每一个表情,每一个手势……都要细细推敲,三位老师说平时纵然有太多的专业积累,可此时此刻还总觉得不踏实,不够完美,总是不由自主自己提高标准、再提高标准。那些天我不由自主总会打开微信,停留在“校史馆俪人行”这个微信群,大家并不在群内多说话,见到的全是简洁的什么事情进展到什么环节了,什么程度了,效果怎么样,接下来要干什么,以及一遍又一遍重修的讲稿,孟顺英副主席上传的现场和在办公室挑灯夜战的照片。看着这些内容,我曾经无比焦躁的心慢慢安静,眼睛会不自觉湿润,原本觉得几乎无法完成的任务,而三位老师却克服重重困难,没有任何抱怨,甚至没有手忙脚乱,就一直异常沉稳的如高手游戏升级般妥妥的杀到了最后一关。
9月19日,是校庆的第一天,纪念建校60周年座谈会后就是参观校史馆。那么多天的辛苦,就是为了这一天最美丽的绽放,无比忐忑,无比期待,又无比激动。我在微信群关注着校庆活动的进展,全校老师们都在心潮澎湃关注座谈会的硕果辉煌,孟主任却在计算着并不时往微信群里通报着校友们可能到达校史馆的时间:谁在发言,谁在讲话,快结束了,马上就出发!然后群里立即安静下来,静的让人感觉时间就像凝固住一般。
直到下午近3点。孟主席终于发来了三位老师身着讲解职业装,在校史馆异常美丽的照片。然后电话中细细给我讲了三位老师精彩的表现和学校领导、校友嘉宾对她们的高度评价。
下午5点,结束讲解后异常疲惫午饭都没有吃就回家补觉的老师们终于醒来,满屏都是她们幸福的言语:“刚睡醒,看着一切都好美!”“照片笑的好开心,一看就是收工了!”“下午家里的小宝也放松的美美睡了一觉”。微信终于又从女汉子切回小女子风格,仿佛曾经一切的辛苦都没有发生过。
至此,这项艰巨的工作终于圆满完成,我内心有一种异乎寻常的感情,为我们这个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又特别美丽的团队感动不已。吴莹老师后来说:怀念一起焦头烂额的战斗时光。简单的一句话,却需要用很多文字去注解:除了校史讲解迫在眉睫的任务,徐茜老师爱人这半年去了外地挂职锻炼,又逢家里老人生病住院,孩子刚上小学,家里千钧重担都压在她身上,她的内心必定也是充满矛盾和挣扎,不知道她怎么说服自己狠心撂开老人和孩子直奔学校;澹丰霞老师家里还有几个月嗷嗷待哺的小宝,拒绝吃奶粉的小家伙每天在家饿的直哭却等不来妈妈,姥姥看着外孙体重一周直线下降两斤,心疼的不停抱怨不顾家的女儿;吴莹老师大大咧咧说她家务负担最少,自己包揽了通稿的任务,好让徐老师和澹老师晚上可以多一点时间照顾老人和孩子,可是这个被她轻松接下的活,在吴老师收编了老公这个高级助理和自己一起琢磨润色的情况下,还是让她熬了几个通宵,一抬头天亮了。
校庆已经过去将近一个月了,这些天,我总会没来由地突然想起那高度紧张的二十多天中的某些片段,想起我们的学校。也许,平常我们并没有察觉多么爱她,可是,在她的每个重大时刻,每个需要我们为之战斗的号角吹响时,大家却义无反顾、奋不顾身,毫不犹豫用行动诠释了装在心底那最深沉的爱。